中國物流變化與趨勢展望
時間:2020-11-14 點擊:138
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,2019年上半年,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39.5萬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6.1%,增速比上半年同期回落0.8個百分點。今年上半年,社會物流總費用為6.6萬億元,同比增長8.0%,比上年同期回落1個百分點。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小幅提高,其中運輸物流費用比率穩中有降,物流運行延續了基本平穩的態勢。云南物流
一是物流行業營商環境不斷改善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,以及國家放管服改革的持續實施,貨車年審、年檢和尾氣排放檢驗三檢合一,取消4.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從業資格證和車輛營運證,對貨運車輛推行跨省異地檢驗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繼出臺。
二是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日益健全。2018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.18萬億元。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3萬公里,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14萬公里,沿海萬噸級泊位超過2400個,全國運營、在建和規劃的各類物流園超過1600個,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加快完善。
三是物流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強。目前,全國物流相關法人單位數已近40萬家。截至2019年2月,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完成評估的全國a級物流企業達5025家,其中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的5a級物流企業310家。中國物流企業50強主營業務總收入超1萬億元,入圍門檻增加到29.6億元,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。
四是物流需求結構持續優化。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8萬億元,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6.2%,消費品物流成為重要驅動力。以電商物流、冷鏈物流、醫藥物流、服務物流等消費為特征的物流發展速度加快;制造業中,高技術制造業、裝備制造業等物流增速迅速。云南物流
通過以上變化,我們能看到物流行業在不斷地降本增效、提質增效、轉型升級,在不斷縮小與物流發達國家的差距。與此同時,也要認識到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舊比較大,2019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.3%。受此影響,物流規模增速有所放緩面臨不少問題。
一是國內市場需求增速放緩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多年來首次低于10%,且實物消費增速低于服務消費增速,直接影響到社會物流需求增長??爝f業務雖然仍保持較高增速,但是增速已連續幾年呈放緩態勢。
二是物流成本高、效率低問題依然嚴峻。資金、人工、能源等要素成本增長較快。物流用地難、用地貴問題日益尖銳,特別是在大中型城市,服務國內市場的物流配套設施緊缺,拉高社會倉儲成本。物流運輸價格持續低迷,公路貨運價格跌至近5年來最低水平。
三是環保治理壓力持續加大。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進入實施階段,將建立實施最嚴格的機動車全防全控環境監管制度。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正式發布,各地加大車輛環保限行力度,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面臨提前淘汰,城市電動貨車替換仍面臨通行壓力,貨車通行難尚未有效緩解。
四是市場營商環境有待持續改善。目前,放管服改革進入深水區,行業治理難度日益增加,簡政放權之后的放管結合、優化服務還有待深化和創新。物流業管理涉及部門多、協調難度大,與一體化運作、網絡化經營的物流運行模式不相適應。近年來,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但存在落實不到位、推進速度慢、地方協調難等問題。
總體來看,我國物流業發展雖有諸多障礙因素,但整體仍然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,作為服務經濟發展、社會運行和居民生活的基礎性行業,物流早已成為人與世界發生鏈接的重要方式。
物流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,結構不斷優化,新政策、新理念、新模式、新業態和新技術持續涌現,推動著中國物流業的變革。使得物流行業面臨新的發展趨勢和機遇。
一是物流先導作用將逐步顯現。當前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近60%,物流行業作為重要的服務產業,基礎性、戰略性地位逐步鞏固,先導性作用開始顯現。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將物流基礎設施等同于水利、鐵路、公路、電網等網絡建設,進一步提升了物流產業地位。繼全國物流園區規劃之后,政府有關部門首次出臺《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》,要求規劃建設一批國家級物流樞紐。加快推進要素集聚和資源整合,充分發揮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的關鍵節點、重要平臺和骨干樞紐作用,實現區域物流格局與產業布局重塑,將有效支撐一帶一路、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落地,培養新的經濟增長極。
二是物流將向供應鏈層面不斷演進。全球經濟已經進入供應鏈時代,掌控現代供應鏈體系是體現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志。物流業只有深度介入各相關產業產前、產中后、產后全產業鏈服務,開展銷售、生產、采購及逆向物流預測預警,才能更好發揮物流業的支撐服務和先導帶動作用。加強數字供應鏈、智能供應鏈研究,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物流業深度融合,深入挖掘制造、商貿行業物流需求,重構現代供應鏈體系,是尋找行業新的增長點,有效支撐實體經濟,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趨勢。云南物流
三是智慧物流將成為行業轉型升級新動力。2018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,預計到2025年,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。在全球化的技術創新應用浪潮下,豐富多元的物流場景將成為5g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未來。智慧物流將以用戶需求倒逼產業鏈各環節強化聯動融合,深刻影響生產和流通模式變革。目前,智慧物流更多強調在技術應用上,包括無人駕駛技術、智能倉儲、無人機等。而智慧物流發展的高級階段,將促使關注智能技術在協同共享上發揮作用,通過重塑產業分工,再造產業結構以及轉變產業發展方式,建立高效、協同,兼顧規模和個性化發展的組織新生態。